養氣

養氣
(養氣, 养气) 煉養名詞。 指頤養體內真氣。 《新五代史.王建傳》附王宗壽: 〝為人恬退, 喜道家之術……以煉丹養氣自娛〞。 元王頤中編《丹陽真人語錄》: 〝是以要道之妙, 不過養氣〞。 也指服自然清氣入丹田。 元玄全子《真仙直指語錄》卷上: 〝薄滋味所以養氣……道人要妙不過養氣。 夫人泊沒於利名, 往往消耗其氣。 學道者別無它事, 只在至清至靜頤神養氣而已。 心液下降, 腎氣上升至於脾, 絕念想, 神自靈, 丹自結, 仙自做〞。 《天仙金丹心法》: 〝氣曷養也? 順以馭, 緩以行, 窄以通, 扣以走, 疾徐得法, 而過度適中也。 一關未度, 則反水逆流, 凝結一方成惡症。 顧為馭、 為行、 為通、 為走, 關之過, 根之由, 氣為之, 而意主之。 意導先路, 氣步其後塵〞。 此〝以運氣為養氣, 明言其用﹔此以伏氣為養氣, 心言其體。 只伏而不運, 如氣未歸源, 先遏其往來流行之性﹔既運而不伏, 如氣不歸源, 終必有傾崩汗漫之憂。 體用兼全方得養氣之道。 故《丹鏡記》曰: 混混沌沌, 息息綿綿, 靜極而噓, 運極而反。 如火養珠飛, 吐如魚戲。 氣旋出旋入, 此蓋有體有用, 合運與伏而言之者也。 而其所以伏之之法, 是每當運氣後, 氣還丹田之時, 停頓於中升降, 口無呼吸, 而語言如故﹔身雖麻木, 而行止如故。 腹背一塊, 以拳出之而不痛﹔腎囊內縮三分, 以手擘之而不出, 如是方為伏氣。 自得剛大之體, 而道於無窮矣〞。
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

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:
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«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»